“瑞蚨祥”名字的由来以及影响
原创作者:兰彦岭
世人之所以艳羡和崇拜大商,无不是被大商的气势所折服。而大商的气势最突出的表现无非是他们的财势。没错,财富才是一个商人的标配。
一切不赚钱的商人,哪怕把自己吹得再天花乱坠都是耍流氓。大家常说财大气粗,有财势才有气势,有气势才有人气,大商之所以能成为众星捧月的风云人物,与这一点密不可分。
然而,一个商人拥有多少财富才叫有财势呢?这要因人而异。有些小商觉得每年赚 100 万就很不错了,而对有的商人来说,1000 万是常态;对另外一些商人来说,一个亿也是小菜一碟。
对某些巨商来说,动辄上百亿的资金。此等阵势岂是普通的小商小贩所能想象的?
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下中华老字号瑞蚨祥。瑞蚨祥,1862 年(清同治元年)创建于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创始人孟传珊是孟子的后裔。
“瑞蚨祥” 这个名字取得特别好,究竟好在哪里呢?其中瑞蚨祥的“蚨”,源自晋代干宝《搜神记》中所记载:“南方有虫……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
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故《淮南子》以之还钱,名曰‘青蚨’。”
青蚨的魔力实在惊异,用它的血涂抹的钱花出去之后还能再飞回来,可见这对商人来说是多么吉祥的瑞兆。所以这个名字既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包含美好的期待。
事实上,瑞蚨祥的确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并在一代大商孟洛川的管理运作下,商号遍布天下,经营项目有布匹、绸缎、绣品、皮货、织染、茶叶、首饰乃至钱庄、当铺等,在北京、天津、沈阳、包头、上海、苏州、扬州、青岛等全国各商业重镇几乎都有布局。
瑞蚨祥声名显赫一时,成为世人眼中当之无愧的名牌产品。
关于瑞蚨祥,旧北京曾有“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的顺口溜,意思就是头戴马聚源帽店的帽子最尊贵,身穿用瑞蚨祥的绸布做的衣服最光彩,脚蹬内联升靴鞋店的鞋最荣耀,腰里缠着四大恒
(晋商衰败之后,由浙江人创办的恒兴、恒和、恒利、恒源四大钱庄)的银票最富有。瑞蚨祥的服装成为街头巷尾传颂的品牌,足见其独占鳌头、如日中天的气势。
当时的新闻界称孟洛川为“金融巨头”,同时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河南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抵不上一个孟洛川。”
康百万是谁?
康百万不是具体指某个人,而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400 多年,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
其家族依靠大河之便利,靠航运发迹。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 18 万亩,财富无以计数, 民间称其“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气势之盛,令人咂舌。
即使如此,竟然还抵不上孟洛川的财势,那么孟洛川又是怎样一种显赫风光的景象呢?据《儒商孟氏祥字号》记载:至 1934 年,孟洛川分别在北平、上海、天津、济南、青岛等地设立商号达几十处,有员工千余人,房产 3000 余间。
资本总额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前约 40 万两银子,到 1927 年年利总额已达300 万两白银。孟洛川除投资企业外,还广置田宅。
在章丘有田产 2300 余亩,另在山东沾化、利津、泰安、莱芜置有庄田。
章丘之住宅为六进院落,前厅后楼、左右厢房共近百间原籍章丘,孟家佣人达百余人。
在当时那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孟家的年利总额竟然高达 300 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有人觉得这没什么….
1 两银子不就相当于今天的 1 块钱吗?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在古代银子是很缺的,清朝末年差不多 10 两银子就能购置一亩良田了!
一般老百姓,一年的吃穿用度 2 两银子就足够了。
所以可见孟洛川在当时财势之大,已经不是平头老百姓所能想象的程度了。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摘自《鬼谷子大商之道》
原创作者:兰彦岭
转发请注明原作者,否则视为侵权处理!
在线公司起名工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2281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