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教师职称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免费起名工具
今天听同事说起了一件事,同事的老婆在一所中职院校当老师,报名参加了全市组织的思政课程公开课比赛,要首先以学校为单位本学校的参赛课程进行筛选。
同事的老婆在报名一直到学校内部选拔这段时间内,做了大量精心的准备,从课程设计到上课用的PPT、视频(视频是自己组织学生拍摄的)、自费购买的用具无不精心设计。
学校选拔当条,同事的老婆讲完公开课以后,听课的教师都说她讲的课太棒了,整个课程设计合理,并对中职课程的授课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甚至没有去听课的老师都闻讯赶来请教课程是如何设计的,PPT可不可以公开等问题,同事的老婆几乎被学校的老师问了一个遍。
但是学校的内部选拔结果出来了,同事老婆的参赛课程竟然没有被选拔上,而被选拔上的教师竟然都是学校中层干部,最不济也是课程小组组长。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参赛的学校中层干部竟然也参加选拔打分环节,竟从来没有丝毫避嫌的想法。
毫无疑问的是,学校的老师之所以积极参加这种比赛,无疑是为了给自己的职称评审增加砝码,而学校的中层干部也利用手中的特权,让自己的职称评审的加分项目变得更多。但是这样无疑让有能力的普通专职任课教师排除在外。
这不禁让人想到河南那位焦姓老师以一人之力起诉学校和教育局的新闻,这种现象也已经成为教师行业的普遍现象和共识,但是也从来没有人对这个有所非议,毕竟还在这个圈子里混,在这个单位任职。
但是教师职称评审稀释甚至是忽略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反而让特权、行政化的手段垄断的一部分人的手里,让普通任课教师失去了竞争的能力,这不单单是教育者的事,也足够对学生、整个教育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教师职称评审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但似乎牵又扯到每一个个家庭,毕竟我们的孩子也需要能力强、负责任的教师去传道授业解惑,如果因为职称评审伤害了大多数教师的心,最终伤害最大还是学生和整个教育事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2281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